再論飲用天然蘇打水
摘要:國際營養標準化委員會和歐洲地區都把天然蘇打水列入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范疇。德國、俄羅斯和日本把天然蘇打水作為醫療礦泉水的一個類型,德國、法國和俄羅斯把它放在第一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二十多個省、區(市)發現天然蘇打水泉、井(孔)數百眼,生產廠10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十幾家,在飲用水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由于天然蘇打水對某些疾病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本文介紹了天然蘇打水的屬性、名稱的由來、定義和產品分類、國內外的相關標準、概況、醫療效果、誤區。為天然蘇打水正名并建議將飲用天然小蘇打水列入包裝飲用水產品中。
關鍵詞:天然蘇打水的屬性、定義、產品分類、醫療效果、誤區、正名
1 飲用天然蘇打水的屬性、名稱的由來、定義和產品分類
1.1 屬性
天然蘇打水,在歐洲地區,屬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一個類型(重碳酸鈉型);在法國的天然礦泉水類型中被排在首位;在德國,屬醫療礦泉水的一種;在前蘇聯,屬舒卡夫地下水化學分類中的第7類(HCO3—Na型);在俄羅斯,屬飲用醫療礦水離子—鹽類成分的一個類型(HCO3—Na型),被排在第一位;在日本,屬礦泉的定義(元素和組分)中的一個名稱——重碳酸鈉(NaHCO3);在我國,屬醫療礦泉分類中一個名稱——重碳酸鹽泉。
1.2 名稱的由來
2004年9月,我國水文地質專家崔仲元在黑龍江克東縣寶泉鎮發現的小蘇打型天然冷泉(水溫3-5℃),被他命名為“天然蘇打水”。這個名稱得到一些專家、學者和企業的認可。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崔仲元對寶泉鎮天然蘇打水進行了勘查,并提交了《調查評價報告》。
1.3 定義
2010年,水文地質專家雷宏遠根據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定義,參照飲用天然礦泉水歐洲地區標準中重碳酸鈉的界限指標和日本礦泉的定義中重碳酸鈉的界限值,提出了飲用天然蘇打水科學的較完整的定義:“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陽離子以鈉(Na+)為主,陰離子以重碳酸根(HCO3-)為主,水質類型為HCO3—Na型,碳酸氫鈉(NaHCO3)>340mg/L,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這個定義發表在“飲用天然蘇打水—醫療礦泉”一文中,刊登在2010年第一期《健康飲水》月刊和2010年《飲用水世界》增刊上,又被收錄在
![]() |
注:本文對原文(中國·北京2017世界水日健康飲用水國際高峰論壇·論文),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第一作者:雷宏遠(1934—),男,特邀研究員、高級工程師、水文地質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水文地質學、礦泉水、天然小蘇打水。E-mail:[email protected]
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飲用水行業——術語、定義、概念白皮書》上,2010年4月23日《中國質量報》進行了報道。
1.4 產品分類
根據我國天然蘇打水的水質特點,參照飲用天然礦泉水歐洲地區標準、俄羅斯礦水標準(飲、沐浴共用)、日本礦泉的定義、中國醫療礦分類、GB/T13727理療天然礦泉水水質指標、GB8537飲用天然礦泉水界限指標和中國地下水按溶解性總固體分類(表1),劃分為淡天然蘇打水和礦天然蘇打水兩類。
表1 國內外天然礦泉水、醫療礦泉水、地下水溶解性總固體(礦化度)(注)分類統計表
分類名稱 |
項目或名稱 |
標準 |
飲用天然礦泉水歐洲地區標準 |
界限指標 |
可溶性固形物總量>1000mg/kg |
日本礦泉的定義 |
界限值 |
溶解物質(氣體除外)總量>1000mg/kg |
中國醫療礦泉分類 |
淡泉 |
礦化度1g/L以下、水溫34℃以上 |
GB/T13727理療天然礦泉水水質指標 |
礦(泉)水 |
溶解性總固體>1000mg/L |
俄羅斯礦水標準(飲、沐浴共用) |
礦泉水的標準 |
總礦化度>1g/L |
GB8537飲用天然礦泉水 |
界限指標 |
溶解性總固體≥1000mg/L |
中國地下水按溶解性總固體分類 |
淡水 |
溶解性總固體<1g/L |
根據天然蘇打水中是否含游離CO2,劃分為無氣和含氣兩個亞類。
即:1)淡天然蘇打水 溶解性總固體≤1000mg/L
2)礦天然蘇打水 溶解性總固體>1000mg/L
a無氣天然蘇打水、
b含氣天然蘇打水
2 飲用天然蘇打水的標準
2.1 國外
礦泉水的界限值首先是由德國學者格林霍特于1911年在拿海木溫泉會議上提出來的。1931年做了部分修改。1965年10月歐洲有關國家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比利時等歐共體國家在羅馬召開的第二次食品標準會議上制定了歐洲地區標準“歐洲地區飲用天然礦泉水界限指標”(表2)。其中首次提出了重碳酸鈉礦泉水的界限指標。
表2 飲用天然礦泉水歐洲地區標準1965年10月
應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符合界限指標
物 質 |
含 量 |
物 質 |
含 量 |
游離二氧化碳(CO2-) |
>250mg/kg |
總鐵(Fe2+3) |
>10mg/L |
可溶性固形物總量 |
>1000mg/kg |
總硫(總S) |
>1mg/L |
鋰(Li) |
>1mg/kg |
砷酸(HAsO4) |
>1mg/L |
鍶(Sr) |
>10mg/L |
偏亞砷酸(HAsO2) |
>1mg/L |
鋇(Ba) |
>5mg/L |
硼酸(HBO2) |
>5mg/L |
溴(Br) |
>5mg/L |
重碳酸鈉(NaHCO3) |
>340mg/L |
碘(I) |
>1mg/L |
氡(Rn) |
>3.5馬海 |
氟(F) |
>2mg/L |
溫度 |
>20℃ |
據報導,氯化鈉會使動脈血壓增高,而重碳酸鈉則能防止動脈血壓增高。這一結論為法國高血壓學會第十次會議提交的許多論文所證實。
1978年日本溫泉工程學會提出了對礦泉的定義。礦泉是地下涌出溫水或礦水的泉,它含有大量固形物質或氣態物質,或特殊物質,而溫泉則指較源泉周圍年平均氣溫高得多的泉水。
日本溫泉法中所稱溫泉的定義,除指礦泉外,還包括從地下涌出的水蒸氣和其它氣體(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天然氣除外)。
礦泉可按溫泉法第二條附表(表3)與常水區別。
表3 日本礦泉的定義(區別于常水的界限值)(1978)
元素與組分名稱 |
含量mg/kg |
元素與組分名稱 |
含量mg/kg |
溶解物質(氣體除外)總量 |
>1000 |
碘(I-) |
>1 |
游離CO2 |
>250 |
氟(F-) |
>2 |
鋰(Li+) |
>1 |
砷酸(HAsO42-) |
>1.3 |
鍶(Sr2+) |
>10 |
總硫(相當于HS-+S2O32-+H2S) |
>1 |
鋇(Ba2+) |
>5 |
偏亞砷酸(HAsO2-) |
>1 |
總鐵(Fe2++Fe3+) |
>10 |
偏硅酸(H2SiO3) |
>50 |
錳(Mn2+) |
>10 |
偏硼酸(HBO2) |
>1 |
氫(H+) |
>1 |
重碳酸鈉(NaHCO3) |
>340 |
溴(Br-) |
>5 |
氡(Rn) |
>5.5馬海 |
|
|
鐳鹽(以Ra計) |
>1×10-8mg |
注:?溫度(從泉源測溫)20℃以上;?表中任何一種物質以mg/kg計,所列數值一項達標即可。
根據地下水化學特征進行分類。前蘇聯常用的水化學分類是蘇聯學者舒卡列夫(C.A.Ⅲyka/IeB)的分類。根據地下水中6種主要離子(K+合并于Na+中)及礦化度劃分。摩爾分數大于25%陰離子和陽離子進行組合,共分成49型水,每型以一個阿拉伯數字作為代號。按礦化度以劃分為4級,A組礦化度小于1.5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