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
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始于1996年,擁有邢臺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北金沙河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承德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廊坊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沙河市佛照山荒山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阿斯塔納金沙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七家全資子公司。公司地處河北省邢臺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是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為公司提供了優質的糧源,確保了產品品質。有員工5000余名,日處理小麥11000噸,日生產掛面3500噸,年產值80億元。在中糧協的重點糧油企業專項調查中,中國小麥粉加工50強企業排名中,金沙河排名第五位,中國掛面加工企業10強排名中,金沙河排名第一位。
公司相繼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美國FDA認證。獲得“河北省名牌產品”、“河北省著名商標”、“綠色食品”榮譽稱號,2010年被農業部評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始終堅持“為員工創造福利、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大眾創造健康、為社會創造和諧”的理念和使命,通過十余年的努力,已擁有2000余名優秀經銷商,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進入了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華潤萬家、樂購等國際賣場,現已出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俄羅斯、新西蘭等二十幾個國家。
● 科技創新。
生產技術研究 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和金沙河產學研合作項目等資助,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河北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邢臺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合作完成的項目“掛面生產關鍵技術與產業示范”,系統開展了小麥籽粒質量分析評價、掛面生產關鍵技術和設備聯合攻關、市場調研和新產品開發等研究;通過先進技術開發和設備集成,生產工藝的系統改進和效能提升,實現掛面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并在企業生產中示范應用。
裝備與技術 建成小麥籽粒質量數據庫;構建了原料自動檢測分級模型。發明了連續真空和面機、渦旋和面機、掛面干燥同步柔性上架機械手、無沖擊卸架機構、自動包裝機等。編制并實施了掛面生產GAP、GLP、HACCP等。開發了雜糧掛面生產新工藝。集成實現了單線日產45噸掛面自動化生產線17條。
2013年11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在邢臺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召開了掛面自動化生產線考察觀摩會,專家組現場考察了“小麥倉儲—制粉—制面—儲運一體化工程”成果;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卞科、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等專家組成的技術考察組認為,該項工程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探索出了掛面加工業現代化改造的范例,對傳統食品工業現代化改造具有借鑒意義,應加快在掛面行業和傳統食品行業推廣示范。2014年4月,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組織由中國科學院李振聲院士為組長、中國工程院吳孔明、陳君石院士為副組長的專家組,在北京對魏益民教授主持的“掛面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課題的鑒定意見為:項目技術、設備、工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產線設計增效、節能和降損效果顯著;關鍵技術和核心設備創新性突出,推廣應用意義重大。項目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掛面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農科果鑒字[2014]第027號))。
成果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12項;發表論文82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5篇,SCI引用22次;出版著作3部,引用31次;舉辦小麥產業技術培訓班4次,培訓人數255名;培養研究生18名;培訓企業技術骨干1000余人次。
● 標準
金沙河集團在原料和產品質量受業界廣泛好評認同,受邀參與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行業標準-掛面》(LS/T 3212-2014)、《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行業標準-中國好糧油 掛面》(LS/T 3304-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行業標準-中國好糧油 小麥》(LS/T 3109-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行業標準-中國好糧油 小麥粉》(LS/T 3248-2017)。公司建立了掛面專用原料企業標準。
● 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12年,公司成立了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種植面積為30000余畝,分布于南和縣閆里鄉、史召鄉、三召鄉、賈宋鎮、郝橋鎮等鄉鎮,共設7個生產基地,主要以種植繁育優質小麥、玉米為主。
合作社建有“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教學基地”,為合作社培養職業農民?,F已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50余名。
合作社采用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管理模式;在物資采購、原糧銷售、人才招聘、利潤分配等方面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從小麥、玉米的選種、灌溉、耕播及收割的整個操作環節都制定了規范化的操作標準和科學流程。
合作社采用三種模式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經營。合作社職業農民的固定地租,五五分成模式;合作社+黨支部+職業農民+農戶的股權聯盟分紅模式,以及合作社與其他種糧大戶、合作社的聯合種植、訂單收購模式,都得到了良好的運營,尤其是股權聯盟分紅模式,得到了汪洋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和肯定:“金沙河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效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是個方向?!?/span>
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制定了5年發展規劃,用3-5年時間在南和縣發展20余萬畝的小麥、玉米良種繁育基地,依托金沙河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在周邊縣市開展訂單種植,合作社與金沙河形成聯合體,從種植到加工銷售形成全產業鏈條,讓農民增收、企業受益、讓消費者吃上更加衛生、健康的食品。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高收益的產業,由此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讓鄉村成為人民向往的美麗家園,實現新時代鄉村現代化。合作社猶如一架飛橋,實現了糧食生產與加工企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強有力的產業鏈條,增強了抗風險能力,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真正實現了糧食增產提質,在農業增值、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創新混合所有制經濟
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倉儲、加工行業的有效對接,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5年,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儲糧北京分公司合作籌建20萬噸小麥儲備倉,現已投入使用。小麥收儲企業與加工企業的合作,提升了小麥的儲備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保證了糧食安全。
● 在阿拉山口市建立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
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為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在阿拉山口市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24日,2018年投建年加工40萬噸面粉及20萬噸掛面生產線項目。
項目完成后,將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到綜合保稅區內,并在區內進行倉儲、加工制作成面粉,再加工成掛面。前期產品銷售將以國內市場為主,循序漸進,最終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擴大到亞歐市場。
未來五年內,我們將著手開始在哈薩克斯坦的小麥種植、收儲、加工等領域拓展,延伸產業鏈,增強企業競爭力。
金沙河人一直秉承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工作作風,真誠做人、真實做事。公司著力強化產品質量優勢、服務誠信優勢、形象品牌優勢,從而打造出獨具文化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掛面加工基地,為社會發展和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