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團體標準編制說明
《乳制品行業全面質量管理5.0卓越運營指南》
一、 標準制定的背景和意義
1、標準制定的背景
集合會員單位多年管理經驗,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減少人力物力浪費,同時落實《河北省奶業振興規劃綱要》中對標國際先進管理體系的要求,特制定此標準。
結合世界三大質量組織——美國質量學會(ASQ)、歐洲質量組織(EOQ)和日本科學技術連盟(JUSE)管理模式,引入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日本全面質量管理(TQM)、歐洲EFQM卓越運營的權威理論等世界領先的質量管理方法和體系,借鑒國際公認的《BRC 食品安全全球標準》、《IFS 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等高標準的要求,對標國際先進的管理做法、經驗,結合企業現狀形成了一套河北省乳制品行業具有特色的全面質量管理5.0卓越運營指南。
2、標準制定的意義
為提升管理效率,推動乳制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標準意義主要在于融合了各單位的先進管理經驗,形成了一套乳制品行業全面質量管理的卓越運營模式,推動提升乳制品行業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更好地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和企業健康發展。
二、 標準制定的原則
標準是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與編寫》的要求編寫的。
三、 主要起草過程和標準主要內容的確定
標準的編制主要經歷了以下階段:
1、資料收集階段
查閱了國內外各有關管理體系標準,選取了該標準的依據,收集到各標準最新版本。
2、標準起草階段
組建標準制定小組,明確分工與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制定該標準制定框架,明確標準適用范圍、標準目錄等內容,并對類似或相同的各標準條款進行了比對,選擇最高要求納入標準內容,同時對標其它行業、借鑒先進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建立了一套適用可操作的全面質量管理卓越運營指南。
3、標準優化階段
在草稿基礎上,組織認證公司、排名前列的乳品企業等業界專家對本單位進行多輪討論、修訂,最終形成本單位定稿。
四、 采用國內、國際標準情況及對比情況
本標準參考了11個國內標準,《GB/T19579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GB/T19000 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idt ISO9000)、《GB/T19001 管理體系 要求》(idt ISO9001)、《GLOBAL G.A.P. 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BRC 食品安全全球標準》、《FSSC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危害分析與主要控制點(HACCP)體系 乳制品生產企業要求》、《IFS 國際食品質量與食品安全的審核標準》、《GB/T33300 食品工業組織誠信管理體系》、《GB/T14001 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ISO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標準制定內容突出優勢:
1、明確了乳制品產業鏈實現卓越運營的路徑和要求;
2、指明了乳制品全面質量管理的框架;
3、明確了接口管理的要求;
4、搭建了經營有效性評價管理機制以及評判標準。
本標準還經多家認證公司和乳品企業所認可,標準要求較完善、合理、科學,具有國內領先水平。
五、 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
本標準是以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 GB 14881》、《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 GB 12693》、《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GB23790-2010 》為基礎,基于風險,提供全面質量管理模式,能更好的滿足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
六、 標準性質
本標準為企業自愿采用的推薦標準。
七、 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
為貫徹實施本標準,建議開展本標準應用的培訓工作,可通過標準宣貫會、技術交流等方式進行。
八、 致謝
本標準在編制過程中得到了相關認證機構、各方企業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團體標準起草組